一直以来,很多官员总以为讲“官话”才准确、到位,“官话”凸显滴水不漏的严谨,高高在上的“权威”。而这其实是长期以来认知上的一个误区,实际上,因为直接来自民众,“大白话”比官话更准确地反映民意,也远比官话“给力”。而因为其民众熟悉的草根气息,也更可亲可信。
不容讳言,“官话”已经成为一些领导干部与群众之间一堵无形的墙,大都枯燥乏味,让人昏昏欲睡,是常见甚至普遍的现象,当然也很难为群众所喜闻乐见。“官话”中透出的官风官仪,让官民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隔阂和距离。而满嘴的八股腔、不近人情,失去了本真的面目。显然,官话既让官员陷于“真话危机”,更遭遇信任危机。
习近平同志在任浙江省委书记时,曾就一些干部不会说话提出批评:他们与新社会群体说话,说不上去;与困难群体说话,说不下去;与青年学生说话,说不进去;与老同志说话,给顶了回去。显然,几乎一成不变、表情一律而又架床叠屋、隔靴搔痒的语言,让官员犹如戴上了让群众陌生的面具,又遑论让群众接受。显然,语言只是表面现象,摒弃“官场八股”,以至工作报告中“开口大白话”,其意义更在于一种“放下架子”的姿态、还原官员本色的努力。
其实,近年来中央高层一直在有意识地引领全国政坛的“白话运动”,也期望在这个“两会季”,有更多的政府工作报告,也向开口大白话转型。